1.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是市级重点专科,2003年开始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术, 2011年开始全力打造试管婴儿技术团队,2014年1月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试管婴儿技术验收,取得赣北地区唯一试管婴儿技术资质。2014年3月份开展首例试管婴儿手术并获得成功,截止2018年底已完成试管婴儿取卵手术2000余例,成功率稳定在6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辅助生殖科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胚胎层流实验室,一批先进的进口设备。科室有硕士以上学历3人,高级职称7人。2018年10月聘请著名生殖学家、中华医学会第五届生殖医学会主任委员黄国宁教授为首席技术顾问。目前科室已开展宫腔内人工授精技术,第一代、第二代试管婴儿,胚胎/囊胚冷冻复苏移植术,激光辅助孵化技术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并均取得成功。辅助生殖科秉承“依托科技、助您好孕”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做九江人民身边的试管婴儿专家,全心全意为广大不孕症患者服务。辅助生殖科被评为2014年市级青年文明号,2015年市卫计委党员先锋模范岗。
2.赣州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为赣州市唯一一家获批筹备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的医疗机构
近年来,我院按照“人才为本,创新为先,管理为重,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践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狠抓专业学科建设,狠抓管理效能建设,狠抓医院文化建设,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妇女儿童健康港湾”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把医院建设成为省内先进、国内一流的地市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解放思想,内外兼修,苦干实干,创新发展,全方位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持续改善服务态度,深入优化就医环境,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00年成立生殖医学中心,不用质疑供(借)卵试管婴儿技术肯定是具备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卵源。南昌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治疗女方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如:输卵管粘连、阻塞、切除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等;治疗男方因素引起的不育症,如:少精症、弱精症、畸精症、无精症等。我院生殖中心已开展夫精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胚胎冻融等技术,均已诞生健康婴儿。生殖中心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可开展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输卵管粘连性不孕、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对梗阻性无精症可行附睾、睾丸穿刺取精结合体外受精技术治疗男性不育。
南昌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专家简介:
黄筱金(周三下午专家门诊):1988年7月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分配到江西医学院一附院妇产科工作。能够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规手术,擅长治疗常见病、疑难病,尤其在妇产科内分泌、不孕症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诊治了省内外大量不孕、不育患者。2000年1月专职从事生殖医学专业,先后到国内外多家生殖医学中心学习,擅长治疗男、女性不孕、不育症,对男性少、弱、畸精症、多囊卵巢综合引起的不孕症可开展内分泌治疗、夫精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等技术,还可开展胚胎冻融技术,均已诞生健康婴儿。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简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立于1939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直综合性医院,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终坚持“集团化”发展理念,构建全方位、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依托院本部、象湖新院、高新分院、赣江新区医院建立引领江西、辐射华东的医疗集团。同步做好托管型医联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三类管理。医院本部现有编制床位2900张,建设中的象湖分院编制床位3200张,高新分院600张。
医院连续五年进入香港艾力彼“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排行榜;连续四年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综合排行榜百强;2017-2018年分别荣登自然指数中国医疗机构百强榜。
医疗:2018年医院门诊量278万人次,出院病人15.1万人次,手术量6.9万台次(含介入手术),三、四级手术比例达76%。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占全省三分之二;国家级诊疗中心1个;省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医学领先学科23个;省级诊疗中心5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9个;为中华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省级学会30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医院。2018年医院获国家发改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以机器人手术为引领的高精技术居省内领先、全国前列,2017年全年完成达芬机器人手术1012台,2018年完成达芬机器人手术1038台,连续三年达芬奇机器人单机手术量名列全国前三;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的江西开展人体器官移植、试管婴儿技术的指定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江西省一级创伤急救中心,江西省一级卒中中心。
教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全国SP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全国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心、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规培生等各层次近4000人的在校教学和毕业后教育,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各1个(均涵盖18个二级学科,16个三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康复治疗学四个本科专业。多次组队代表南昌大学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并荣获华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培学员近千人。呼吸科、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外科为国家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科室。
科研:江西省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院挂靠单位。自改革开放以来,荣获国家科技奖3项、国家科技二等奖3项(合作)、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实现了江西医疗界国家“863”计划主持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中华医学科技奖零的突破。拥有41个科研平台,其中省级研究所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3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2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3人,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3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引进人才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7名,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7名,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11名(全省共20名),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2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20人。在职职工中正高职称270人,博士320人。
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通过HIMSS EMRAM评级六级,成为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第19家,通过国家医疗信息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率先与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签订“5G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打造“智慧医院5G联合实验室”。在省内率先开通5G基站,以打造“智慧病房”为开端,积极探索5G技术在院前急救、远程会诊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医院建立了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院信息系统,通过微信、支付宝、自助机等实现挂号、就诊、缴费以及报告查询及自助取报告、自助打印磁共振、CT胶片等全就诊流程业务,实现业务全面整合,极大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电子病历试点医院,首批全国医院院务公开示范点,全国实现传染病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三家试点医院之一。
基础建设:老院区目前占地105亩,绿化面积35%。拥有门诊、内科、外科、急诊创伤、肿瘤、感染、烧伤、医技、规培、科研楼等。象湖新院区占地490亩,正在建设中。
指令性任务和公益活动:每年承担大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和政府指令性任务,是“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明天计划”、“关心工程”、“七彩梦行动计划”、江西革命老区基金会先心病免费救治定点医院,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的H7N9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单位、全省卫生应急先进单位、全省儿童两病救治先进单位、“生命希望工程爱心医院”等荣誉称号。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创立了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救助机构——宁养院。
文化:以“德高术精,福泽人民”为院训,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拥有2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涌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一大批先进个人。(更新于2019年4月)
公交线路:10路、11路、12路、27路、28路、202路、208路、209路、227路、237路、245路、305路、307路、4路、5路、6路、7路。
江西省的老表如果有遗传疾病或者染色体异常可以到这三个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咨询。附《江西省试管婴儿医院名单》
[供卵排队资料]